FANUC加工中心-之日本机床发展史4

2020-10-01 08:30 admin
4、 制造事业法奠定了基础
  大正末年起日益萧条的日本经济于1931年陷入了深渊。机床的生产每年递减10~20%,各厂家都陷入濒临破产的泥坑而不能自拔。
  然而1931年8月发生的满洲事变又一次挽救了这次萧条,日本机床工业与军火产业携手互济重新步入成长期。


  同时,日本机床工业对文明国家而言,不仅仅是军火产业,也是整个机械工业的基础,这种认识也得到了广泛认同。1938年7月政府制定了《机床制造事业法》,也开始对机床厂家的培育。
  被指定该法认可的工厂意味着向一流厂家迈出了第一步,实际上,如不被指定便不能享受免税等政府给的优惠。为此,许多厂家进行各种努力,或增加设备,或建立产品检验组织来满足被认可的条件(普通的机床制造厂设备为200台)。
  这种为被指定而努力创造条件的做法,也为日本机床工业追赶世界水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该时期的法律制定与企业的努力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
  着名的厂家一齐停止了皮带塔轮式机器的生产,改换生产电机直接连接型机器。并致力于可同外国产品抗争的高效率、新型机器的设计和制造。
  政府为了提高技术水准和实现规格化,协同军部和厂家设计出起名为S型(Standard)机床的普通车床、钻床、铣床等标准型号,并一起加以公开。S型车床颇有声誉,战后还在生产。
 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,日本经济逐渐转入战时体制,5年后制定的重要产业统制令,将机床完全置于政府的编制下了。
  此外,1939年起德国发动了战争,德国的机床需求激增,加上次年美国禁止对日出口,日本再也不能依存外国的机床了。为此,举国上下大搞坐标镗床、螺纹磨床和齿轮磨床等的国产化。
  厂家的数量随着需求的扩大而增加,1940年拥有设备20台以上的公司超过400家。1943年产量达到6亿日元(14万吨)记录了日本发那科加工中心机床产业史上最高产量。
  厂家激增是由于经济统制,为纤维机械等民生产业生产的机械工厂转为生产机床,现存的厂家收买了纺织厂等后新设机床厂所致。
然而生产激增的1943年,同时材料又严重不足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接近尾声,不久将结束,在这期间,有过变更通用机的设计,简化构造,节省材料来生产机床的时期。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便是近似于单功能机床的所谓的“战时型机床”。

为您推荐